四川小自考 四川小自考课程购买入口

2019年小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章节试题汇总(下)

发布日期:2019-07-27 14:12:37 编辑整理:四川小自考网 【字体: 【加入自考交流群】

【多选】轮船招商局与英商怡和、太古轮船公司成鼎足之势。

【单选】上海机器织布局是1878年在李鸿章授意下开始筹办的官督商办企业。

【单选】汉阳铁厂是由张之洞创办的清政府最大的钢铁工厂。

【单选】汉阳铁厂是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活动中投资最大的工厂。

【名词解释】官督商办:是政府出面招集商人出资认股,委派官员负责经营管理的民用工业组织形式。这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单选】官督商办企业是“民借官之威,官借民之力”。

【多选】清政府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主要有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三种基本类型。

第三节 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

【单选】缫丝工业是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举办的近代机器工业。

【单选】私人资本投资创办棉纺织工业始于轧花业。1887年宁波出现通久源轧花厂,成为中国第一家私人资本纺纱工厂。

【单选】1899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拥有纱绽20300格,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民营纱厂。

【单选】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是第一家面粉工业。

第四节 艰难发展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

【单选】甲午战争前,英国是当时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

【简答】清政府国家资本的封建性主要体现在: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的出发点是为了巩固自身的封建统治。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控制在少数洋务派官僚的手中。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行政权力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简答】中国私人资本投资的缺陷有:

(1)私人资本由于自身资本有限,所投资的工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轻工业部门。

(2)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大量采用手工技术和手

工劳动,带有很强的工场手工特征。

(3)私人资本创办的近代企业在外国资本和政府国家资本创办的近代工业企业的夹缝中生存,不仅承受着外国在华资本的压迫和控制,而且忍受着清政府国家资本的排挤。

第二节 清末新政的推行

【多选】清政府推行新政的主要原因是:(1)清政府缓解其危机以自救;(2)来自列强的压力;(3)国内民众日益强烈的变革呼声。

【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工商业采取的鼓励政策:

(1)成立了以商部为主导的各级工商业管理机构。

(2)颁布了有关工商实业的章程与法令。

(3)实施奖励商人与商业活动的法律政策。

(4)联络工商业,鼓励创办商会。

【多选、简答】清政府对农业政策的调整措施有:

(1)调整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

(2)鼓励兴办农会,促进农业发展。

(3)奖励垦荒。

(4)提倡改良农业。

第三节 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控制权的争夺

【单选】1896年,沙俄以“正是由于我们,中国才得以保持完整”为要挟,诱迫中国签订《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单选】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租胶州湾。

【单选】英国在华既得权益最大,在瓜分中国时胃口也最大。英国早已把长江流域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许他国染指。

【单选】1899年,美国政府向西方国家发出照会,要求实行“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

【名词解释】“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要求在华的经济侵略不受各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的限制。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利益及势力范围,各国在华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不排斥美国的经济侵略活动。

【单选】20世纪初,列强已基本完成了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

【单选、多选】外国资本投资于面粉工业,先后创办面粉厂43家,主要集中在哈尔滨、汉口、上海三地。

【单选】甲午战争后,列强积极投资矿冶企业,主要是经营煤矿。
 

第六章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

第一节 民国初期的财政经济政策及其变化

【单选、多选】对于民国北京政府来说,财政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即国家税收和内外借款。

【单选、多选】国家税收田赋、关税、盐税是主要的三项。

【单选】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输德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贷款,称为“善后大借款”。

【单选】“西原借款”是段祺瑞政府通过他的日本顾问西原龟三向日本借的一系列债款。

【名词解释】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巩固其独裁统治,以办理善后为名,1913年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以中国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的中英税款作担保,并聘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被外国列强控制(或外国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名词解释】西原借款:1917~1918年,日本对华的借贷资本输出(或日本通过政治贷款来支持和控制北洋军阀政府),解决北洋军阀政府的财政危机。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款,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1.45亿日元,这笔外债被称为“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为取得“西原借款”,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全面侵占中国东北埋下隐患。

第二节 民国初期的商业,金融业和城市公用事业

【单选】1897年,在上海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

【单选】1905年,在北京出现中国第一家由国家经营的银行,即户部银行。

【多选】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

【多选】在北京、天津等城市出现的“盐业银行、大陆银行、金城银行和中南银行,被称为“北四行”。

第三节 民国初期的中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

【简答】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1)外国在华贸易投资的增加,外商的经营网由城市伸向农村,从沿海伸向内地,这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国农副产品的直接收购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外国商品的销售量。

(2)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扩大了商品的购销领域,尤其在铁路修通、轮船通航、汽车通行后,使各种货物进出便利快捷,有些原来没有被开发利用的货物,也开始成为大宗出口货物。

(3)中国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扩大了进出口贸易量,仅就进口而言,各种机器设备、钢铁等物品的进口也在不断增加。

第四节 民国初期的工矿业与交通运输业

【单选】从1912到1914年,私人资本企业发展迅速,几乎是每天都有注册设厂的。

【单选】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直到1921年的战后几年当中,被称为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名词解释】“黄金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1921年战后几年,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忙于战争和战后恢复,中国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在工矿领域和交通领域表现的最为显著。这个时期被称为“黄金时期”。

【单选】有“火柴大王”之称的“鸿生火柴厂”,是民族火柴工业中的佼佼者。

【单选】由于出口迅速增加,面粉业、榨油业等部门得到迅速的发展。

【单选、多选】在华商面粉厂中形成了两个资本集团,一个是号称“面粉大王”的茂福新集团,另一个是在上海有实力的阜丰集团。

【多选、论述、材料分析】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列强开始把注意力又转向中国市场,对华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再度迅猛增加。

(2)民国北京政府的金融危机开始暴露出来,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得的影响。外国银行乘机发行纸币,操纵中国货币市场。

【单选】1922~1926年这个时期,私人资本企业受冲击最大的主要有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单选、多选】私人资本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大中型城市,其中,又以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通商口岸最多。

第五节 民国初期的农村经济

【多选、简答】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现主要表现在:

(1)富农经济。

(2)经营地主的增加。

(3)商业性农业种植区。

(4)新式农垦公司。

(5)农村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滋长。

【名词解释】经营地主:是近代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土地较多的地主,雇工经营部分地地。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过着地主式的剥削生活,其出租的土地和农场的规模也比富农大,所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

【名词解释】富农经济:指的是近代一引起富裕农民采用长工种地,进行部分商品生产的农业经营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在生产力上虽然还未达到资本主义大机器农业的水平,但由于生产投入的资金相对多而使生产力比小农经济有所提高。根据资本主义性质的多少,富农经济可分为新式富农经济。
 

第七章 1927~1937的中国经济

第一节 国民政府的经济方针和政策

【单选】1927~1937年财政赤字共计43.6亿元。

【单选】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与各国签订了《关税条约》,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关税主权”与领事裁判权。

【单选】到1937年前,关税总平均税率一直没有超过1925年北京关税特别会议30%的限制。

【名词解释】统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1年裁撤厘金后推广的一个税种。它是对卷烟、麦粉、棉纱、火柴、水泥等工业产品征收的一种货物出厂税。根据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收税后,即可通行全国。

【单选】1932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决定实行“废两改元”,并制定了“废两改元”的原则。

【名词解释】废两改元:国民政府废止银两制度、实行银元制度的一次币制改革。规定自1933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之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废两改元客观上起了统一货币、发展经济和便利人民的作用,为实施法币政策奠定了基础。

【名词解释】法币政策:1935年11月4日起,国民党公布实施“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作为法币,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并确定法币的对外汇率,先后与英镑和美元挂钩。该政策使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控制,为国家资本实现其对金融的垄断和控制提供了条件。

【单选】法币本向没有法定的含金量,其价值需外汇汇率来表示,属外汇本位制。

【单选】在外汇汇率上,规定法币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

【多选】为使法币对外汇价格稳定起见,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

【单选】美国迫使国民政府与其在1936年5月签订了《中美白银协定》,确定法币与美元的汇率为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

【单选】1930年通过的《矿业法》中。该法明确规定,矿藏均为国有,非取得矿业权不得探采。适用于该法的矿藏达50种之多。

第二节 国家金融垄断资本的建立

【单选】国民政府的国家银行,是1928年10月5日设立并于11月1日开业的中央银行。

【多选】国民政府授予中央银行的特权主要有四项:(1)遵照兑换券条例发行兑换券;(2)铸造及发行国币;(3)经理国库;(4)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公债事务。

【多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两个银行。

【名词解释】四行二局:是国民政府在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控制的过程中,建立国家金融垄断组织的核心机构。四行是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指: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单选】1932~1937年,新筑铁路是1927年以前的四倍多,是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单选】中国航空业在1928年以前几乎是空白的。

第四节 农村经济危机与农业改良运动

【单选、多选】1930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了《土地法》,该法包括土地行政、土地使用、土地税、土地征收四个方面的内容。

【多选】1927年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是信用合作社、农业仓库以及农民借贷所。

【单选】20世纪30年代,许多经营地主开始将土地租出,不再自己雇工经营。

【单选】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改良运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以及阎锡山的“土地村有方案”。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单选】1928年12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

【简答】《井冈山土地法》制定的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它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在土地革命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单选】根据地最早的一家银行是1929年创建的东固平民银行



第八章 日本对中国的殖民侵略

第一节 日本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和殖民掠夺

【单选】1933年3月1日,在驹井德三亲手炮制下,得到日本关东军和内阁同意的《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正式出笼。

【简答】“七·七”变革后,日本对华的侵略行径:

“七·七”事变后,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北平、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大城市相继沦陷,中国关内的主要工业城市和农业发达地区均被日军占领。日军对中国主要工业城市狂轰滥炸,使中国的工业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其目的在于摧毁我国的民族企业,使辽阔的中国成为日本推销商品的市场。

第二节 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统制经济

【多选】“满铁”与“满业”是日本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的两大机构。

【名词解释】“满铁”:是南“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的简称,是日本在华最大的垄断组织。它是1906年日本天皇下诏书指令成立起来的一个殖民机构,总部设在大连。

【多选】1936年1~9月,日本又先后成立“满洲拓殖股份公司”和“满鲜拓殖股份公司”,作为移民机构。

【单选】日本移民共在东北侵占土地3900多万垧。

【名词解释】“粮食出葆”: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农民将其所生产的大部分粮食,按照日伪政府所规定的收购数量和最低的收购价格交售的政策。

【多选】“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称为“四行号”的是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号、黑龙江省官银号和边业银行。

【单选】日本对东北的金融统治,主要是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来实现的。

【单选】伪满洲中央银行成立后,依照伪满政权《货币法》的规定,发行伪满币。规定伪满币与日元比价固定在等价的联系上,实现了“日满货币一元化”的目标。

第三节 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的掠夺

【多选】日本对华北华中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采取“军管理”、“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几种形式进行。

【多选】以“中日合办”的形式被掠夺的工厂分为两类:一是日本成立的两个所谓“国策会社”,即“华北开发会社”和“华中振兴会社”,分别掌握华北与华中的“统制事业”。二是一般工业企业,即“统制事业”。

【单选】1940年10月,日本内阁通过了《国土计划设定要纲》,提出了体现这一侵略意图的“适地适产主义”。

【多选】日本在华北着重发展盐业和矿业。

【单选】日本对沦陷区的农业生产也采取了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在华北则增产日本所不足的棉花。

【单选】1941年1月,日本又在汪伪政府所在地南京设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

中储券”。

【多选】日伪政府打击和破坏法币的手段有:(1)进行所谓“收兑法币”,禁止法币流通。(2)强使法币贬值。(3)限制人民持有法币。

【单选】由于滥发伪币,必然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飞涨。

【单选】1938年5月,日本的正金银行正式接管了英国汇丰银行代管中国海关税收的权力。


本文标签:四川小自考 经济类 2019年小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章节试题汇总(下)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scxzk.net

本文地址:http://www.scxzk.net/html/jingji/21792.html


《四川小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相关《2019年小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章节试题汇总(下)》的文章

四川小自考-便捷服务